欢迎访问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门户网站

水下考古

首页> 考古工作 > 水下考古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团队项目“明代中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研究”举行开题报告会

来源:          2025-3-31 14:16:39

2025年3月22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御窑博物院组织召开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团队项目“明代中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4VJXT018)开题报告会议,以确保项目研究工作科学、高效推进。项目团队“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团队”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北京大学、上海大学、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共同组建而成。来自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李庆新研究员,福建博物院原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栗建安研究馆员,复旦大学沈岳明教授,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翁彦俊院长,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吴军明教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孙键副主任,以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办公室副主任路昊主持。

会上,项目首席专家孟原召就项目的整体设计,包括研究背景、目标、内容、方法和预期成果等方面做了详细汇报;子课题负责人甘才超、羊泽林、钟燕娣、许超、陈冲分别从明代中期沉船的考古发现、贸易品与腹地经济、海外市场与消费群体、贸易模式与贸易航线、技术互动与文化交流等五个方面汇报了研究思路与研究计划。

与会专家在听取汇报后,围绕项目的研究设计、实施路径及重点难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团队项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项目以明代中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研究为核心,聚焦沉船和陶瓷,旨在通过考古学的视角,深入探讨明代中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格局、文化交流及技术传播等关键问题。专家们指出,项目应明确冷门绝学项目的特点,注重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强调人才培养,特别应关注冷门绝学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以推动学科的传承与发展。同时,项目要面向未来,从具体要求出发,合理规划研究任务,确保项目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和项目组成员对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古陶瓷基因库,以及御窑遗址、观音阁窑址、通津桥遗址、高岭瑶里原料片区等众多瓷器产业遗址进行了深入调研。其中,2024年申遗考古项目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丰富陶瓷贸易品产地和景德镇瓷业经济的认识提供了材料。


图片1.jpg

图:开题报告会现场

 

图片2.jpg

图:与会人员合影


 (作者:赖亭杉、孟原召 作者单位: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